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027-86794713
武汉科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
公司电话: 027-8679 4713
传真电话: 027-8679 5715
公 司 QQ: 1339755838
公司邮箱: kxdl2000@126.com
地址: 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66号
扫描二维码关注科新电力
一是被外界认为“只涨不降”的阶梯电价要在全国推行;二是秦皇岛码头存煤堆积如山,煤价下跌绵绵不绝。于是,要求电价下调的呼声,此起彼伏。
想想也是:按一吨电煤发电2000度算;煤价下跌100元,发电成本每度下降5分钱。
问题在于,发电企业想降电价,自己不能做主,必须发改委批准;即便下调了发电厂的上网电价,消费者也未必能得到实惠。因为,消费者的用电价格,是两大电网提供的消费电价,也由发改委批准;而消费电价和上网电价之差,就是电网的主要收入——输配电价。
发改委拥有对电价的全权管控权,这点并非人所共知。
从2002年开始,中国开始大力推进以“市场化为取向”的电力体制改革。按照改革目标,上网电价和消费电价由竞争所得,即市场决定;而输配电价,则是电网的“成本加成”得出,因是垄断环节,必须国家监管。
但这场持续10年的改革,现状无疑让人绝望:“厂网分开”早已完成,“主辅分离”基本完成;但“输配分开”则遥遥无期,更遑论什么“竞价上网”。目前,改革的方向也发生了争议。关于“电力破碎化改革没有出路”、“输配不分有利电网安全”的说法,也非常流行。许多学者撰文称,中国电改进入了深水区;电改无法继续,是因为利益集团阻挠。
但是“利益集团”姓甚名谁,却少有学者敢于公开写到纸上;国家电监会,作为电力市场的专业监管机构,也极少发声,指出改革停滞的症结。
其实,改革卡在哪里,谁都知道;监管者被俘获的迹象,异常明显。
中国电力规划、各种电价的核定、电网投资审批、发电市场准入、行业技术和质量标准等大权,都掌控在发改委手中;供电市场准入,则掌握在地方经贸委手中;电监会缺乏抓手,尤其是最核心的价格和投资监管职能,成了业内著名的“花瓶”机构。
正如一位电监会的中层干部所言:“电价至今是计划经济,哪来的电力市场?既然没有电力市场,那我们在监管什么?”